6月20日起,考生可免费查询中考成绩
中考结束,家长和考生的关注点转移了,此时他们更关心试卷的出题意图,以此来衡量自己的解答是否标准,估分可以估到多少。昨天市教育局发布中考解析,考生可以对比看看,今年的中考到底有多少把握。
6月20日起,考生可免费查询中考成绩。6月23日,市教育局将公布各类高中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。各类高中录取工作将于6月24日开始分批进行。
语文卷:凸显生活化情境 引导哲理性思考
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王曜君(浙江省特级教师)
2010年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突出了能力考查,考试指向保持平稳,在题型的“变”与“不变”中彰显了语文试卷对知识与能力、过程与方法、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等要素进行综合考查的特点。
试卷首次采用了“新闻概括”和“语言得体”两种新题型,两题都具有杭州地域文化特色。两个语言运用题都采用“当下”的生活材料,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生活、关心社会现象、感受地域文化,增强学生热爱杭州、保护环境的意识。整份考卷散发着生活气息。散文阅读文章以家庭生活中的亲情为主题,切合学生生活,易于学生阅读,散发出的“深沉父爱”会弥漫学生的心灵空间。科普文阅读文章以“把冰山搬到干旱地区”的设想为说明对象,阅读时学生自然会结合年初的西南大旱而引发对“我们的生活环境”这一话题的沉重思考。
从考卷选择的材料看,更多地触发学生进行哲理性思考,是今年试卷命题的一个显著特点。文言文材料选用了明代宋濂的《尊卢沙》一文,刻画了一个没有真才实学而欺世盗名、最终自取其辱的“好夸言”者形象,辛辣嘲讽的语言中,考生自然能体悟到为人的道理。“古诗鉴赏”选用元好问的七言绝句《同儿辈赋未开海棠》,诗人以“借花说理”的方式教育子女做人不能轻浮,而要注重蕴积。
作文以“成长路上无捷径”为题。该作文题由初中教材中宋濂少时苦学、丑小鸭逆
境成长、海伦·凯勒“再塑生命”三个故事引出,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延续,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较深层面上关注生活、反思成长、思考人生。
应该说,2010年的中考语文试卷,将会对初中语文教学产生更为积极的导向作用,就今后的语文教学定位和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底蕴提出了理性思考。
数学卷:立足教材,考查能力,导向教学
杭州滨兴学校 来江飞(数学高级教师)
试卷目标明确,重点突出,分布合理. 考试范围涉及义务教育数学学习的四个领域,考试形式保持相对稳定,考试目标注意到层次性和相关性。考查内容既考虑到知识的覆盖面,又突出了重点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,试题源于教材,立足数学通性、通法。试卷在注意控制难度的同时,又有恰当的区分度。
“数与代数”“空间与图形”的内容各占试卷的40%,“统计与概率”领域内容占15%,“课题学习”领域内容占5%。整份试卷,三种类型的试题题量保持稳定,试题由浅渐深安排,起点低,上升平缓,基础知识题占到整卷的60%以上,重点、主干知识仍得到重视。
据统计,今年试题涉及初一12个章节的知识点;初二11个章节知识点;初三的8个章节则全部涉及。知识内容覆盖初中所学章节的90%以上,这使得试题既全面考查了数学知识、方法,又具有良好的教学导向作用。
试卷第11题和第20题的数据,都取自官方网站,既具有权威性,也说明了这样的数学应用是符合实际的。
考查学生对数学的理解,今年的试题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.如第9题、第19题。学生只有真正理解数学概念,才有可能自如地应用和迁移,才不会停留在结论的表面形式而忽视其前提条件。这种数学理解靠题海训练是做不到的。
从考生的反馈信息看,估计今年中考数学的平均分较去年会有所提高,试卷题量、整体难度都比较恰当,大部分试题都出得较好。
来源:每日商报 作者:记者 申屠文婕